跳转至

EG / DE

具体全称及由来

EG 即 Enter Gym,大多数时候邀请同学去体育馆时,刘总或其他人员在教室里,使用这种简称源于 jcj,后来在班级内广泛传播。发明后,在教室里经常会出现“EG 吗”的问话,极具隐蔽性。

DE 即 Dangerous Entrance,该词使用反义+简称更具隐蔽性。DE 实际指安全出口即 Safe Exit,经 jcj 转化后在班级内广泛传播,且几乎每天放学都能听到“DE,DE!"的喊声。

绿色的标志每天放学都吸引着同学们踏入!

补充

走 DE。的传统主要由于学生不得使用电梯,经笔者亲身经历从电梯出来被刘总拷问及听闻同学的危险经历后,同学们另辟蹊径,主打一个一身反骨,从来不走正常楼梯。

经实践,平时走 DE 较安全,但在放学高峰期时段走尤为危险。笔者在被 szh 等晚自习后拆车座期间常常走 DE,速度极快,拐弯极少,总能赶在他们正常下楼后骑好自行车在潇洒离去。(虽然还是会被szh来小区拆掉...)

EG 则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锻炼身体。

番外

* 注:本文作者为 xmy。为什么要特别注明?往下读就知道了。

前文忘记说了,笔者每天上学都于 7:30 分左右进入校门,走 DE 一般不会迟到,故笔者每天都会走,迟到概率大大减少。迟到时执勤队员问“同学,你哪个班的,几号?”通常回答为“一班,47号/48号/45号”,罕见的则为“一班,37号/49号”。同学们总会结伴慢悠悠地走上来并计划好每个人报谁的学号,极富戏剧性!(hcq 批:其实没人商量,都报 32。)

走 DE 也有不少著名场景,如“我们好像认识” —— ys,“我们的路线好像是一样的” —— clh。

EG 时发生的事情就更多了,例如与刘总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啊,你们不要跑好吧,我是请你们回来啊,看你们到时侯还有没有心情打!”

还有笔者与 cjs 在傍晚一次 EG 中最终 0E(意为 zero escape,无人生还),一奇怪保安突然出现,不声不响地走过来,并发生一些奇妙对话。

更富戏剧性的是此保安第二天来我们班听课并将垃圾桶移至厕所门前,那次我与 cjs 丝毫不敢回头。

以上类似事件数不胜数,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延伸

EG, DE 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创造的代码缩写。类似的还有:

  • EG: Enter Gym,去体育馆
  • EL:Enter Elevator,坐电梯
  • KG:Kindergarten Garage,去幼儿园停车场(两位同学的独特爱好)
  • ET:Enter Toilet,去上厕所,xmy 爱用
  • EGT:Enter Gym Toilet,去体育馆上厕所或者说去体育馆旁边的厕所上厕所,其实就是去体育馆。xmy 爱用
  • EP:Enter Playground,去操场
  • DE:Dangerous Entrance,危险入口,即安全出口